顯示具有 智慧倉儲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智慧倉儲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8年6月14日 星期四

決戰電商 最後一哩 菜鳥 自建一套地址庫

為了降低衝擊,並看好電子商務的發展,實體零售業者也不再堅守實體通路,紛紛跨進
電子商務市場。以台灣的企業為例,燦坤不只成立網路商城,更在2014年將商城更名為快3網,
強調3小時快速到貨;屈臣氏在初期先進駐奇摩商城,眼見電商業績倍增,便決定獨力推出
「屈臣氏網路商店」,以虛實整合的經營模式,成功鞏固藥妝龍頭地位。

網路改變了商業流通的生態,也改變了物流業。美國物流大廠優比速(UPS)台灣分公司
總經理畢中偉表示,想要透過電子商務讓產品發揚光大,物流的角色尤其重要,因為配送
服務是決定購物旅程的最後一哩。
因此,對電子商務業者來說,與物流業者之間的合作成為了事業發展的關鍵之一。
根據資策會MIC對電子商務業者的調查,他們對物流業者的服務期待為,
「特別優惠價格(62.1%),其次為「避免損壞商品(49.0%)」、「商品準時送達(48.5%)」、
「送貨時間能夠配合買家(43.4%)」及「送貨人員服務態度(31.3%)」。

由此可知,物流業者提供的服務不能只是價格優惠,其他決定服務品質的關鍵,
像是準時到貨、避免碰撞、到貨時間彈性,也是電商業者在選擇配合的物流業者時的考量

1.運送成本高昂
商品28%的物流成本來自配送的最後一哩路,也就是將商品送至客人手中所花費的成本。
若想做到當日配送,或是按照顧客需求在指定的時間到貨,成本問題將更讓人頭痛。
原因是,目前物流業者提供的當日配送價格將比一般配送(隔天以後到貨)還來的高;
尤其,若未在限定時間內將商品寄出,唯一能做到當日配送的方法將是自建物流車隊,
但隨之產生的人事費用、車輛維護費用...等等,將對企業造成可觀的成本。
況且,台灣將在2025年步入超高齡社會,高齡人口將超越總人口數20%
屆時將缺乏足夠人力來支撐急速成長的物流需求。

2.運送過程難以透明化
網路的發達讓顧客能夠輸入送貨單上的序號就能夠快速查詢商品運送情形。
但以配送的最後一哩路來說,顧客希望能完全、即時的掌握商品配送進度,
也就是司機當下所在地點、貨物送達的確切時間,這是目前傳統物流無法做到的。

3.缺乏效率
為了滿足不斷提升的顧客需求,電商業者的服務必須推陳出新,
其中一個趨勢是持續增加的到貨速度。
想做到最高效率的最後一哩配送,業者必須在最快的時間找到對的司機,
並快速取貨、送貨。然而,目前傳統物流皆必須先集貨再轉運,
一般需花到12天才能將商品送到顧客手中,這將無法滿足有快速取得商品需求的顧客。

4.運送品質
在商品配送的最後一哩路,業者必須提供客製化的服務來滿足每個顧客皆不一樣的需求,
像是指定收貨時間、收貨方式,如:將貨物交給管理員就好、不要敲門...等。
若業者無法配合,或是與顧客之間的溝通不夠即時、順暢,將容易產生客訴或是延誤配送。
由於電商業者難以接觸到顧客,反而是負責配送商品的快遞員,
因此快遞員與顧客之間的互動將成為關鍵,這讓電商業者難以掌握顧客感受到的服務品質。

做生意掌握商機,金流和物流都是關鍵,全球電商龍頭包括阿里巴巴和亞馬遜,都把"物流"視為決戰重點。新一波物流革命,創造更多就業機會!過去被視為高工時、高密集勞力的貨運司機,面臨更多挑戰,必須肩負業務責任,運用大數據智慧疊貨和配送

為了解決在中國電商的金流、交易痛點,阿里巴巴推出了支付寶,但過去一直沒能解決物流的痛點,3年前轉投資成立的菜鳥網絡,如何透過數據以及建立標準,一統中國的物流業?
在蘇州心怡物流的天貓超市倉庫裡,一眼望去6萬5千平方米的倉庫,長長的走道深不見底,沿著兩側的藍色貨架往裡面走,商品從酒類等一般消費者較少網購的商品,變為洗髮精、洗衣精、泡麵,忙碌穿梭在每個貨架間的員工也愈來愈多。最接近包裝區的倉儲空間,就像超市般繁忙,這裡存放的是超A品,也就是賣得最好、流動最快的商品。
因為有阿里巴巴旗下天貓的大數據支撐,透過以往的銷售數字判斷暢銷品,貨架上的商品隨時調整,在顧客還未下單前,心怡就已將商品預先放進倉庫裡。而且顧客一下單,因系統已做完智能分倉,只要15秒,心怡即收到資料,隨時啟動撿貨、包裝、出貨流程。因此,與其說是倉儲,但百萬件的商品,都只夠今天出貨,根本稱不上「儲」。

智慧倉儲,嗶一聲就出貨

穿著灰橘色制服的員工,拿著自己的識別證在電腦前嗶一聲,領了一張列滿密密麻麻商品的顧客訂單。在嗶聲的同時,系統已自動傳送訊息,通知顧客他的訂單已經開始出貨。
接著,這名員工推著藍色的推車,手拿著電腦印出的訂單,在堆滿各種尺寸的空箱子前,照著訂單上的指示挑選箱子放到推車上。再循著系統已經幫他規畫好的撿貨路線走,10分鐘左右,1車12箱的包裹就完成撿貨,送到包裝區。
這時,加入同一平台上的物流公司車隊,已經等在心怡倉庫的出貨區,因為早在訂單一產生,系統即自動發訊息通知當地的物流公司,在前往倉儲中心前,他們已知道屬於每一條送貨路線,今天將有多少包裹等待配送。
身穿物流公司制服的員工,在包裝區緊盯包裹轉盤,看著電子表單上的代號,將包裹分別放到代表不同車行路線的棧板上,眼前這些包裹將被送往安徽滁州、江蘇連雲市,也有到安徽合肥分銷中心的。
這裡雖然看不到機器人繁忙地來回走動搬運,但它的智慧藏在你看不見的效率裡。
這當中所有數據來源、商家與倉儲物流公司的協同平台、整合資訊,都來自阿里巴巴集團旗下物流協同平台「菜鳥網絡」。
「當含有所有客戶訂單資訊的電子訂單產生,我們就已經幫他們決定了配送路徑,」菜鳥網絡副總裁萬霖解釋,包括包裹應通過哪個分撿中心,接下來到哪個配送網點,甚至是由哪個快遞員接手包裹。
一三年,阿里巴巴集團裡的淘寶、天貓、速賣通等電商平台,橫掃中國的C2C及B2C市場,每天的包裹量超過2,000萬個。但他們觀察到,阿里巴巴可以和所有商戶很順利地連接在一起,當年為了解決交易、金流瓶頸,也因此推出了支付寶,「我們一直沒有解決,或者是說我們一直不敢碰的是物流問題。」菜鳥網絡執行長童文紅對《財訊》雙週刊坦白地說。

最後一哩,自建一套地址庫

這些問題,例如農村的小型農、藝品商家如何將貨運出來?中型商戶怎麼在離客戶近的地方部署倉庫?大型商戶如何管理自己的供應鏈,和不同物流、倉儲公司介接系統?
回頭看看亞馬遜(Amazon)和中國最大的自營式B2B電商京東商城,他們都擁有自己的物流基礎設施,來支持自家的零售業務,以京東為例,每日平均包裹量350萬件,擁有超過10萬名員工。但阿里巴巴平台上的日均包裹量到今年已超過4000萬個,是京東的10倍以上,而且預計到20年,將成長到1.4億件。
「阿里巴巴若要走和亞馬遜或京東一樣的模式,那我們的員工得要有一百萬人,才能應付龐大的物流需求,」萬霖誇張地說。如今才要自建物流的想法並不實際,因此,三年前,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結合復星集團以及中國快遞界的老大哥「三通一達」─圓通、神通、中通、韵達,成立了「菜鳥網絡」,想打造一個數據驅動的平台,整合既有的倉儲、物流、快遞業者,來解決物流問題。
3年來,菜鳥的合作夥伴包括蘇寧、日日順等大型業者,已經有2百個物流倉庫接入菜鳥的智能分倉系統,能覆蓋中國250個城市,菜鳥聯盟裡納入的快遞與倉庫人員超過2百萬人,以及23萬輛運輸車輛。到今年9月止,在阿里巴巴中國零售平台上產生的訂單裡,也已有73%都是通過菜鳥網絡在進行。甚至,已能在全中國7百多個區縣,推出當日及次日送達的服務。
但除了整合前端的平台,還不能保證能順利完成「最後一哩」業務,菜鳥因此還跳下去自建「地址庫」。因為在中國,雖然有類似台灣的郵遞區號,但沒有人在使用,在這個幅員廣大的國家裡,要準確找出一個地方的正確位置很不容易,更別說是農村。
所以菜鳥已經在系統裡建立了四級地址庫,也就是能準確到小區,在所有平台上的快遞業都使用同一套地址標準。現在,菜鳥正在建立五級地址庫,這將能準確到幾號、幾樓,大幅提高物流效率。而這也是菜鳥之所以能做到智能分單,幫助物流決策配送路徑的基礎。
菜鳥更是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宣示過最重要的發展方向之一「農村淘寶」的根基。萬霖分析,中國還有60萬個村,因為太遠、太難、人口密度太低,而無法被物流公司的網絡所覆蓋,畢竟若每個物流公司都在每個區縣建立自己的網絡,相當昂貴也沒必要。菜鳥因此逐步到各個縣設倉庫中心,初步將1.8萬個村聯繫在一起,除了讓包裹入村,也讓村裡的產品更容易賣到全國,重點是這個倉庫網絡,是加入菜鳥聯盟裡的夥伴都能共享的。

仿效淘寶,搭建獲利模式

逐漸形成龐大生態系統,那菜鳥的獲利模式是什麼?
中國互聯網專家、長期觀察阿里巴巴集團發展的葛甲分析,「菜鳥的優勢在於阿里巴巴以龐大物流需求作為誘餌,讓物流快遞公司願意加入,很難說快遞公司是因為菜鳥提供的數據服務獲得利益而埋單,還是為了拿到快遞業務而埋單。」
但可以確定的是,現在互聯網的營運模式,就是想辦法將線上的業務價值提升,慢慢讓平台上的合作夥伴形成依賴,甚至放棄自己原本的系統及戰略,等到未來一旦合作夥伴如三通一達,業務量有一半都在菜鳥網絡裡時,屆時菜鳥要如何訂出收費機制,這些夥伴們都只能配合。「淘寶是怎麼發展起來的?一開始也不收費,現在在淘寶上的收費項目有2千多種。菜鳥也會是一樣,收費是根據依賴程度訂的。」
童文紅則笑著解釋,菜鳥在全國有4、5萬個包裹代收點,附加著作為分銷、廣告的通路功能;也提供演算法,協助所有倉庫降低庫存或讓庫存的分布更合理,每項服務都有賺錢的機會。但她曾就此馬雲溝通過,他們認為,在現在仍在建置平台基礎設施、擴大合作夥伴的階段,目前菜鳥「不會想著去賺這些錢。」
「我們雖然沒有清晰說明盈利模式是什麼,但我們有盈利的方向,」童文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