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龍果是熱帶水果,屬於仙人掌科仙人掌植物結成的果實,外表鮮紅與向外突起如同龍的鱗片,因此有「火龍果」的稱呼。
白肉主要為「越南白肉種」,產季為每年的6月至11月;紅肉種品種多,以「大紅」品種栽種最廣,產期約在5月至12月。
若真的要探究紅肉與白肉火龍果營養價值差別,可從「膳食纖維」及「甜菜紅素」2點作區分。根據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數據顯示,每100克的白肉火龍果含有約2公克的膳食纖維,不僅比紅肉火龍果所含的1.3克膳食纖維還多,也贏過蘋果的1.6克纖維。因此,想要吃進更多膳食纖維,促進排便的民眾,可以選擇白肉火龍果。
鮮嫩欲滴的紅肉火龍果,艷麗的色澤令人垂涎,營養師林世航指出,這一抹鮮紅的色澤,其實是來自於果肉中的「甜菜紅素」(Betalains)。根據實驗發現,甜菜紅素這種植物性色素,具有抗氧化、抗發炎、抗腫瘤細胞生長效果。
要挑選火龍果時,外皮顏色越紅代表果肉越熟,而選擇果皮顏色分佈均勻,外觀完整沒有碰撞或受損貌,而突起的鱗片呈現新鮮、沒有枯黃者,較能選到好吃的火龍果。
火龍果入菜也合適!
「火龍果博士」之稱的嘉義大學園藝系助理教授江一蘆指出,紅肉種包括石火泉種、吳沛然系列、大紅、蜜龍等,種植最多的則是大紅和富貴紅兩種品種,近3到5 年的新植也幾乎都以紅肉種為主,估計紅肉種的種植佔了七成以上。
洪景元也解釋,火龍果要種活很簡單,確實很好種,但要「種得好」就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像是許多品質好的火龍果,一株只能留一朵花,長一顆果,屆時果才會大、才會漂亮;但不少看價格好才進場的新手,通常不會疏果,一棵火龍果開一堆花都不摘,那些火龍果的品質就不會好,數量又多,連帶壓縮了市場空間。博士」之稱的嘉義大學園藝系助理教授江一蘆指出,台灣栽培的火龍果分為白肉種及紅肉種,白肉種通稱為越南白肉種,紅肉種包括石火泉種、吳沛然系列、大紅、蜜龍等,種植最多的則是大紅和富貴紅兩種品種,近3到5 年的新植也幾乎都以紅肉種為主,估計紅肉種的種植佔了七成以上。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